
男子为挽留刚谈了一个月的女友,竟要把亲生女儿丢到高速上。

高中生只因暑假没准时起床,就被严厉的母亲罚跪搓衣板。

这些事情发在社媒平台上,路过的网友都得狐疑地问一句:“这是起号吧?”
事实上,它们不但百分百保真,而且还仅仅是一档“人类观察”纪实节目里无数个令人刷新三观的魔幻瞬间之一。
以上案例皆出自在B站连播六季、豆瓣均分超8.5的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6》。

该片以长沙坡子街派出所为拍摄对象,目前,第六季才更新四集,播放量已超四千万,部分案例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

01
没有看过《守护解放西》的人,可能也曾在网上刷到这句出自《守护解放西2》的“名人名言”:“整个长沙,我是老大!”

这位在派出所霸气认领了长沙统治权的15岁女生,酒醒后很快向警察叔叔们灰溜溜地道歉、写了保证书。
还有《守护解放西4》里,一个自称在学校都只舍得吃10块钱鸭腿饭的“清澈愚蠢”大学生,网上招嫖被骗1500元后毅然报警,成了坡子街派出所抓过的第一个嫖娼还敢主动联系110的人。

大学生还非常有思想觉悟,在警车上发出豪言“钱可以被国家罚走,但不能被骗子拿走”,可谓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最新的《守护解放西6》中,更有油腻男子在警局装疯耍宝演港片,立正大喊三声“Yes Sir”把警察叔叔们都看得莫名其妙……

节目中登场的“神人”太多,以至于网友们都在好奇,是只有长沙的案件这么奇葩,还是各地都有呢?

不得不承认,长沙在“魔幻现实”这一块,的确是“人杰地灵”。
节目名中的“解放西”,指的是长沙市解放西路商业中心,素有“北有三里屯,南有解放西”、“中国人自己的佛罗里达州”(意为“佛罗里达不养闲人”)的江湖美名。
这里不仅有全国闻名的酒吧一条街,还连接了黄兴路步行街、国金中心等知名旅游商圈,而节目的拍摄主体坡子街派出所,就坐落在解放西的一条小巷内,在其1.2平方公里的辖区,有足足30家酒吧、1300家酒店、7家大型商场和2500家商铺。
放眼全国,很难再找到像解放西这样的地方,能将旅游景点与生活街道、高档商圈与网红夜间经济区、青年学生与“老口子”市民、外地来的日结工与午夜炸街的富二代,如此紧密地折叠在1.2平方公里的烟火江湖,只需随意一瞥长沙人民在霓虹灯下火热上演的生活百态,就足以令你感慨人间繁华。

而《守护解放西》能成为持续走红的“电子榨菜”,既离不开解放西“风水宝地”的加持,也与节目的特殊制作模式有关。
节目总策划唐剑聪也在访谈中提到,《守护解放西》是“用做综艺的方式做纪录片”,30台摄像机全天24小时开机,团队中有总导演、总编剧、执行导演和摄像指导等等综艺式的制作班底,他们也会在后期剪辑时加入花字、鬼畜音效、表情包等具有丰富网感的视听素材,让那些本就幽默的奇人奇事以更鲜活、更令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被呈现出来。

解放西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加上节目组突破法治节目传统的制作模式,让《守护解放西》能源源不断地为观众呈现既具笑点爆点、也兼顾共情点和普法知识点的“电子榨菜”。
02
在《守护解放西6》新一集中,为处理一起女子盗走商店多样化妆用品的案件,民警找来店员统计具体损失名目。
以往在大家眼里文能武、见多识广的警察叔叔们,在辨识化妆品这一难关上,竟也一个个“败下阵来”,成就了第六季又一出圈名场面:
对215元一个的气垫霜,惊叹“一个气垫能垫出这么多钱”。

在店员如贯口报菜名般丝滑列举出无数种化妆品时,更是直接被大量知识盲区冲击到灵魂出窍……


而另一边,正审讯盗窃女子的两个警察中,有一个干过经侦、经验丰富的老警官轻松认出了失窃物品中的化妆水,本以为能为直男警察们扳回一城。

不料下一秒又输在了所谓“唇漆”上。

旁边的年轻警察小哥在这时加入战局:

然而合计一千多元被盗的化妆品里,总有一款是你不认识的……

最后所有男警察都遗憾“出局”,看得网友们都忍不住感叹:
(其实女警官也没有一定要懂化妆品的义务!)
坡子街民警一头雾水的窘况,与警匪片中警察无所不知的威风形象相去甚远。但这正是《守护解放西》的创新之处:将镜头对准基层警务工作者最原汁原味的工作日常。
《守护解放西》的主角是一群派出所民警,来自中国公安系统最基层的组织,它们扎根于社区街道的第一线,是离百姓的生活最近的法治建设单元。
在节目中,民警们今天把露宿街头的醉汉捡回派出所,明天上门调解跟父母闹僵的小孩,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真实而具体的普通人,被无数生活的细节包裹,也尽己所能地守护着普通人的生活。

他们会被嫌疑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奇葩反应整得无语,会在连轴转出警后流露出疲惫,

在安抚沮丧失落的当事人时,也会把自己心头那点喜怒哀乐抖搂出来,与他们达成共情。

他们是深入基层末梢的“毛细血管”,而他们遇到的每个冲突矛盾,反映的往往是整个社会在失序的瞬间传递到每个个体身上的剧烈震颤。
就像《守护解放西6》最新一期中的另一个案件:一个十岁男孩偷拿卤菜摊老板的手机,只因为羡慕学校同学人人都有电话手表。
而他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务工,在家独自抚养几个孙辈的奶奶自己用的都是笨重的“老人机”,即使知道孩子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没有条件去满足。

当民警询问男孩偷窃手机的理由时,一旁陪同的班主任出于职业的敏感,很快就将事情联系到了电话手表上。一个小学生对电话手表的渴望,并不只是像许多大人们认为的“攀比”那么简单。

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第6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97.3%,其中近半数未成年网民通过智能手表进行日常社交。
在一份对重庆某小学的调查样本中,儿童电话手表的持有率已达到96.9%。拥有“碰一碰”交友功能的电话手表,已经成为垄断小学生社交乃至深深嵌入全部日常生活的媒介,倘若无法拥有这个媒介,也会断绝与同学交流互动的重要契机。
一个并不复杂的手机失窃案,折射出的却是数字时代,那些因为条件匮乏、跟不上媒介消费迭代的幼童在数字时代的难以承受之重。
在派出所,这样的人间百态每天都在发生。而当观众跟随节目组的脚步,去探寻每个看似琐碎的案情背后的社会动因,或许就能在这里,读懂一部分的中国。
03
《守护解放西6》播出后,几乎每个案件都有对应的网友在弹幕、评论区中对当事人进行隔空喊话。
如开头提及的“男子威胁亲生女儿以挽留女友”事件中,女方和她的大女儿对男方家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小妹妹疼爱有加,在男方扬言要不顾女儿死活时,她们立刻站出来维护妹妹,不让男方将女儿带走。
最后男子终于向女儿道歉,双方达成和解。网友们既为她们的善良勇敢点赞,又喊话女方不要心软、赶快与不负责任的男方分手;

而那个被严苛的母亲步步紧逼的高中女孩,虽然在民警主持下与母亲达成了新的家庭约定,网友们仍纷纷留言告诉女孩,“如果你能看到的话,一定要逃离原生家庭。”

观众的殷切呼唤也体现了某种无法回避的生活痛点: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那些结构性的沉重困境,难以被节目组的镜头照见全貌,也远非职能有限的民警所能撼动。
但这也是《守护解放西》系列的意义所在。
影像中那些粗糙而疼痛的生活剖面,自然会打动那些看见它的人。而唯有看见,才能达成对他者的理解。

虽然节目当事人的困境短时内难以消解,案件中的悲剧不能挽回,但它呈现的每一个前车之鉴,民警们每一个语重心长的劝诫、每一段在屏幕旁温馨提示的普法知识窗口,也许都会为某个正被同样的烦恼所困的人提供警醒,再迷茫也不能无知无畏地跨过法律的底线。

如果有一天,《守护解放西》系列节目不再那么“魔幻现实”、不再好看了,我希望那意味着,解放西的人民都能守护好自家的平安灯火,不再需要劳动警务工作者为之奔波了。
但在那天到来之前,我们还是每周五准时追更新一集《守护解放西6》,吸取别人的教训,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参考:《守护解放西:人间烟火,长沙折叠》
《一档非典型爆款纪录片如何被制造?对话<守护解放西> 总策划唐剑聪》
作者 |西风漂流
编辑 |楼 主
校对 | 赵 立 宇
股票配资公司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